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印發投資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寫大綱及說明的通知
發改投資規〔2023〕304號
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全國政協辦公廳,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中直管理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發展改革委:
為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鞏固和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成果,進一步提升我國投資項目前期工作質量和水平,根據《政府投資條例》《企業投資項目核準和備案管理條例》等規定,在2002年《投資項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試用版)》基礎上,我委研究制定了《政府投資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寫通用大綱(2023年版)》《企業投資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寫參考大綱(2023年版)》和《關于投資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寫大綱的說明(2023年版)》(以下分別簡稱《通用大綱》《參考大綱》和《編寫說明》)。現印發給你們,請按照執行,并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加強項目可行性研究,提升投資決策科學化水平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增強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作用。高質量發展需要高質量的投資,高質量的投資需要高質量的決策。可行性研究是投資決策的核心環節,加強投資項目可行性研究是提升投資決策科學化水平的必然要求?!锻ㄓ么缶V》《參考大綱》和《編寫說明》是指導有關方面開展投資項目可行性研究工作的指南,也是加強和改進投資項目決策管理的載體。要以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寫大綱實施為契機,推動各有關方面高度重視項目可行性研究工作,更加注重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更加注重把握可行性研究的重點,更加注重防控項目建設實施風險,切實提升投資項目前期工作和投資決策的質量,為擴大有效投資,促進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二、區分項目性質,實施好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寫大綱
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寫大綱適用于我國境內各行業各類投資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工作,是投資項目決策的重要依據。其中,政府投資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原則上應按照《通用大綱》進行編寫,并作為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審批政府投資項目的基本依據。《參考大綱》主要是在落實企業投資自主權基礎上,引導企業重視項目可行性研究,加強投資項目內部決策管理,促進依法合規生產經營,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毒帉懻f明》是對大綱的解釋和闡述。在編寫、審核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時,應同時借鑒和參考使用大綱及說明有關內容。
在編寫具體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報告時,可結合項目實際情況對大綱所要求的內容予以適當調整。對于建設內容單一、投資規模較小、技術方案簡單的項目,可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簡化大綱中的有關內容。對于重大或復雜項目,可在可行性研究報告正文之前形成摘要,綜述項目概況、可行性研究過程、主要結論和建議等內容。
三、兼顧行業特點和要求,細化優化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寫大綱
《通用大綱》和《參考大綱》是對投資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寫內容和深度的一般要求和基礎指引。為更好適應不同行業領域的特點和要求,有關行業主管部門可參照編寫大綱,在征求我委意見、反映行業特殊性,并根據實際需要對編寫大綱有關內容進行合理調整的基礎上,制定適用具體行業或領域的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寫大綱或實施細則。
四、加強跟蹤反饋,建立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寫大綱動態調整機制
各方面對《通用大綱》《參考大綱》和《編寫說明》的意見建議,請及時收集、認真整理并反饋我委。我委將建立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寫大綱動態調整機制,根據新形勢新要求并結合各方面反饋意見,適時予以修訂。
本通知有關內容由國家發展改革委負責解釋,自5月1日起施行。此前有關規定與本通知要求不一致的,以本通知為準。
國家發展改革委
2023年3月23日
政府投資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寫通用大綱
(2023年版)
一、概述
(一)項目概況
項目全稱及簡稱。概述項目建設目標和任務、建設地點、建設內容和規模(含主要產出)、建設工期、投資規模和資金來源、建設模式、主要技術經濟指標、績效目標等。
(二)項目單位概況
簡述項目單位基本情況。擬新組建項目法人的,簡述項目法人組建方案。對于政府資本金注入項目,簡述項目法人基本信息、投資人(或者股東)構成及政府出資人代表等情況。
(三)編制依據
概述項目建議書(或項目建設規劃)及其批復文件、國家和地方有關支持性規劃、產業政策和行業準入條件、主要標準規范、專題研究成果,以及其他依據。
(四)主要結論和建議
簡述項目可行性研究的主要結論和建議。
二、項目建設背景和必要性
(一)項目建設背景
簡述項目立項背景,項目用地預審和規劃選址等行政審批手續辦理和其他前期工作進展。
(二)規劃政策符合性
闡述項目與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區域規劃、專項規劃、國土空間規劃等重大規劃的銜接性,與擴大內需、共同富裕、鄉村振興、科技創新、節能減排、碳達峰碳中和、國家安全和應急管理等重大政策目標的符合性。
(三)項目建設必要性
從重大戰略和規劃、產業政策、經濟社會發展、項目單位履職盡責等層面,綜合論證項目建設的必要性和建設時機的適當性。
三、項目需求分析與產出方案
(一)需求分析
在調查項目所涉產品或服務需求現狀的基礎上,分析產品或服務的可接受性或市場需求潛力,研究提出擬建項目功能定位、近期和遠期目標、產品或服務的需求總量及結構。
(二)建設內容和規模
結合項目建設目標和功能定位等,論證擬建項目的總體布局、主要建設內容及規模,確定建設標準。大型、復雜及分期建設項目應根據項目整體規劃、資源利用條件及近遠期需求預測,明確項目近遠期建設規模、分階段建設目標和建設進度安排,并說明預留發展空間及其合理性、預留條件對遠期規模的影響等。
(三)項目產出方案
研究提出擬建項目正常運營年份應達到的生產或服務能力及其質量標準要求,并評價項目建設內容、規模以及產出的合理性。
四、項目選址與要素保障
(一)項目選址或選線
通過多方案比較,選擇項目最佳或合理的場址或線路方案,明確擬建項目場址或線路的土地權屬、供地方式、土地利用狀況、礦產壓覆、占用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涉及生態保護紅線、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等情況。備選場址方案或線路方案比選要綜合考慮規劃、技術、經濟、社會等條件。
(二)項目建設條件
分析擬建項目所在區域的自然環境、交通運輸、公用工程等建設條件。其中,自然環境條件包括地形地貌、氣象、水文、泥沙、地質、地震、防洪等;交通運輸條件包括鐵路、公路、港口、機場、管道等;公用工程條件包括周邊市政道路、水、電、氣、熱、消防和通信等。闡述施工條件、生活配套設施和公共服務依托條件等。改擴建工程要分析現有設施條件的容量和能力,提出設施改擴建和利用方案。
(三)要素保障分析
土地要素保障。分析擬建項目相關的國土空間規劃、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建設用地控制指標等土地要素保障條件,開展節約集約用地論證分析,評價用地規模和功能分區的合理性、節地水平的先進性。說明擬建項目用地總體情況,包括地上(下)物情況等;涉及耕地、園地、林地、草地等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說明農用地轉用指標的落實、轉用審批手續辦理安排及耕地占補平衡的落實情況;涉及占用永久基本農田的,說明永久基本農田占用補劃情況;如果項目涉及用海用島,應明確用海用島的方式、具體位置和規模等內容。
資源環境要素保障。分析擬建項目水資源、能源、大氣環境、生態等承載能力及其保障條件,以及取水總量、能耗、碳排放強度和污染減排指標控制要求等,說明是否存在環境敏感區和環境制約因素。對于涉及用海的項目,應分析利用港口岸線資源、航道資源的基本情況及其保障條件;對于需圍填海的項目,應分析圍填海基本情況及其保障條件。對于重大投資項目,應列示規劃、用地、用水、用能、環境以及可能涉及的用海、用島等要素保障指標,并綜合分析提出要素保障方案。
五、項目建設方案
(一)技術方案
通過技術比較提出項目預期達到的技術目標、技術來源及其實現路徑,確定核心技術方案和核心技術指標。簡述推薦技術路線的理由。對于專利或關鍵核心技術,需要分析其取得方式的可靠性、知識產權保護、技術標準和自主可控性等。
(二)設備方案
通過設備比選提出所需主要設備(含軟件)的規格、數量、性能參數、來源和價格,論述設備(含軟件)與技術的匹配性和可靠性、設備(含軟件)對工程方案的設計技術需求,提出關鍵設備和軟件推薦方案及自主知識產權情況。對于關鍵設備,進行單臺技術經濟論證,說明設備調研情況;對于非標設備,說明設備原理和組成。對于改擴建項目,分析現有設備利用或改造情況。涉及超限設備的,研究提出相應的運輸方案,特殊設備提出安裝要求。
(三)工程方案
通過方案比選提出工程建設標準、工程總體布置、主要建(構)筑物和系統設計方案、外部運輸方案、公用工程方案及其他配套設施方案。工程方案要充分考慮土地利用、地上地下空間綜合利用、人民防空工程、抗震設防、防洪減災、消防應急等要求,以及綠色和韌性工程相關內容,并結合項目所屬行業特點,細化工程方案有關內容和要求。涉及分期建設的項目,需要闡述分期建設方案;涉及重大技術問題的,還應闡述需要開展的專題論證工作。
(四)用地用海征收補償(安置)方案
涉及土地征收或用海海域征收的項目,應根據有關法律法規政策規定,提出征收補償(安置)方案。土地征收補償(安置)方案應當包括征收范圍、土地現狀、征收目的、補償方式和標準、安置對象、安置方式、社會保障、補償(安置)費用等內容。用海用島涉及利益相關者的,應根據有關法律法規政策規定等,確定利益相關者協調方案。
(五)數字化方案
對于具備條件的項目,研究提出擬建項目數字化應用方案,包括技術、設備、工程、建設管理和運維、網絡與數據安全保障等方面,提出以數字化交付為目的,實現設計-施工-運維全過程數字化應用方案。
(六)建設管理方案
提出項目建設組織模式和機構設置,制定質量、安全管理方案和驗收標準,明確建設質量和安全管理目標及要求,提出擬采用新材料、新設備、新技術、新工藝等推動高質量建設的技術措施。根據項目實際提出擬實施以工代賑的建設任務等。
提出項目建設工期,對項目建設主要時間節點做出時序性安排。提出包括招標范圍、招標組織形式和招標方式等在內的擬建項目招標方案。研究提出擬采用的建設管理模式,如代建管理、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工程總承包(EPC)等。
六、項目運營方案
(一)運營模式選擇
研究提出項目運營模式,確定自主運營管理還是委托第三方運營管理,并說明主要理由。委托第三方運營管理的,應提出對第三方的運營管理能力要求。
(二)運營組織方案
研究項目組織機構設置方案、人力資源配置方案、員工培訓需求及計劃,提出項目在合規管理、治理體系優化和信息披露等方面的措施。
(三)安全保障方案
分析項目運營管理中存在的危險因素及其危害程度,明確安全生產責任制,建立安全管理體系,提出勞動安全與衛生防范措施,以及項目可能涉及的數據安全、網絡安全、供應鏈安全的責任制度或措施方案,并制定項目安全應急管理預案。
(四)績效管理方案
研究制定項目全生命周期關鍵績效指標和績效管理機制,提出項目主要投入產出效率、直接效果、外部影響和可持續性等管理方案。大型、復雜及分期建設項目,應按照子項目分別確定績效目標和評價指標體系,并說明影響項目績效目標實現的關鍵因素。
七、項目投融資與財務方案
(一)投資估算
對項目建設和生產運營所需投入的全部資金即項目總投資進行估算,包括建設投資、建設期融資費用和流動資金,說明投資估算編制依據和編制范圍,明確建設期內分年度投資計劃。
(二)盈利能力分析
根據項目性質,確定適合的評價方法。結合項目運營期內的負荷要求,估算項目營業收入、補貼性收入及各種成本費用,并按相關行業要求提供量價協議、框架協議等支撐材料。通過項目自身的盈利能力分析,評價項目可融資性。對于政府直接投資的非經營性項目,開展項目全生命周期資金平衡分析,提出開源節流措施。對于政府資本金注入項目,計算財務內部收益率、財務凈現值、投資回收期等指標,評價項目盈利能力;營業收入不足以覆蓋項目成本費用的,提出政府支持方案。對于綜合性開發項目,分析項目服務能力和潛在綜合收益,評價項目采用市場化機制的可行性和利益相關方的可接受性。
(三)融資方案
研究提出項目擬采用的融資方案,包括權益性融資和債務性融資,分析融資結構和資金成本。說明項目申請財政資金投入的必要性和方式,明確資金來源,提出形成資金閉環的管理方案。對于政府資本金注入項目,說明項目資本金來源和結構、與金融機構對接情況,研究采用權益型金融工具、專項債、公司信用類債券等融資方式的可行性,主要包括融資金額、融資期限、融資成本等關鍵要素。對于具備資產盤活條件的基礎設施項目,研究項目建成后采取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等方式盤活存量資產、實現項目投資回收的可能路徑。
(四)債務清償能力分析
對于使用債務融資的項目,明確債務清償測算依據和還本付息資金來源,分析利息備付率、償債備付率等指標,評價項目債務清償能力,以及是否增加當地政府財政支出負擔、引發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等情況。
(五)財務可持續性分析
對于政府資本金注入項目,編制財務計劃現金流量表,計算各年凈現金流量和累計盈余資金,判斷擬建項目是否有足夠的凈現金流量維持正常運營。對于在項目經營期出現經營凈現金流量不足的項目,研究提出現金流接續方案,分析政府財政補貼所需資金,評價項目財務可持續性。
八、項目影響效果分析
(一)經濟影響分析
對于具有明顯經濟外部效應的政府投資項目,計算項目對經濟資源的耗費和實際貢獻,分析項目費用效益或效果,以及重大投資項目對宏觀經濟、產業經濟、區域經濟等所產生的影響,評價擬建項目的經濟合理性。
(二)社會影響分析
通過社會調查和公眾參與,識別項目主要社會影響因素和主要利益相關者,分析不同目標群體的訴求及其對項目的支持程度,評價項目采取以工代賑等方式在帶動當地就業、促進技能提升等方面的預期成效,以及促進員工發展、社區發展和社會發展等方面的社會責任,提出減緩負面社會影響的措施或方案。
(三)生態環境影響分析
分析擬建項目所在地的環境和生態現狀,評價項目在污染物排放、地質災害防治、防洪減災、水土流失、土地復墾、生態保護、生物多樣性和環境敏感區等方面的影響,提出生態環境影響減緩、生態修復和補償等措施,以及污染物減排措施,評價擬建項目能否滿足有關生態環境保護政策要求。
(四)資源和能源利用效果分析
研究擬建項目的礦產資源、森林資源、水資源(含非常規水源)、能源、再生資源、廢物和污水資源化利用,以及設備回收利用情況,通過單位生產能力主要資源消耗量等指標分析,提出資源節約、關鍵資源保障,以及供應鏈安全、節能等方面措施,計算采取資源節約和資源化利用措施后的資源消耗總量及強度。計算采取節能措施后的全口徑能源消耗總量、原料用能消耗量、可再生能源消耗量等指標,評價項目能效水平以及對項目所在地區能耗調控的影響。
(五)碳達峰碳中和分析
對于高耗能、高排放項目,在項目能源資源利用分析的基礎上,預測并核算項目年度碳排放總量、主要產品碳排放強度,提出項目碳排放控制方案,明確擬采取減少碳排放的路徑與方式,分析項目對所在地區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的影響。
九、項目風險管控方案
(一)風險識別與評價
識別項目全生命周期的主要風險因素,包括需求、建設、運營、融資、財務、經濟、社會、環境、網絡與數據安全等方面,分析各風險發生的可能性、損失程度,以及風險承擔主體的韌性或脆弱性,判斷各風險后果的嚴重程度,研究確定項目面臨的主要風險。
(二)風險管控方案
結合項目特點和風險評價,有針對性地提出項目主要風險的防范和化解措施。重大項目應當對社會穩定風險進行調查分析,查找并列出風險點、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及影響程度,提出防范和化解風險的方案措施,提出采取相關措施后的社會穩定風險等級建議。對可能引發“鄰避”問題的,應提出綜合管控方案,保證影響社會穩定的風險在采取措施后處于低風險且可控狀態。
(三)風險應急預案
對于擬建項目可能發生的風險,研究制定重大風險應急預案,明確應急處置及應急演練要求等。
十、研究結論及建議
(一)主要研究結論
從建設必要性、要素保障性、工程可行性、運營有效性、財務合理性、影響可持續性、風險可控性等維度分別簡述項目可行性研究結論,評價項目在經濟、社會、環境等各方面效果和風險,提出項目是否可行的研究結論。
(二)問題與建議
針對項目需要重點關注和進一步研究解決的問題,提出相關建議。
十一、附表、附圖和附件
根據項目實際情況和相關規范要求,研究確定并附具可行性研究報告必要的附表、附圖和附件等。
企業投資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寫參考大綱
(2023年版)
一、概述
(一)項目概況
項目全稱及簡稱。概述項目建設目標和任務、建設地點、建設內容和規模(含主要產出)、建設工期、投資規模和資金來源、建設模式、主要技術經濟指標等。
(二)企業概況
簡述企業基本信息、發展現狀、財務狀況、類似項目情況、企業信用和總體能力,有關政府批復和金融機構支持等情況。分析企業綜合能力與擬建項目的匹配性。屬于國有控股企業的,應說明其上級控股單位的主責主業,以及擬建項目與其主責主業的符合性。
(三)編制依據
概述國家和地方有關支持性規劃、產業政策和行業準入條件、企業戰略、標準規范、專題研究成果,以及其他依據。
(四)主要結論和建議
簡述項目可行性研究的主要結論和建議。
二、項目建設背景、需求分析及產出方案
(一)規劃政策符合性
簡述項目建設背景和前期工作進展情況,論述擬建項目與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產業政策、行業和市場準入標準的符合性。
(二)企業發展戰略需求分析
對于關系企業長遠發展的重大項目,論述企業發展戰略對擬建項目的需求程度和擬建項目對促進企業發展戰略實現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三)項目市場需求分析
結合企業自身情況和行業發展前景,分析擬建項目所在行業的業態、目標市場環境和容量、產業鏈供應鏈、產品或服務價格,評價市場飽和程度、項目產品或服務的競爭力,預測產品或服務的市場擁有量,提出市場營銷策略等建議。
(四)項目建設內容、規模和產出方案
闡述擬建項目總體目標及分階段目標,提出擬建項目建設內容和規模,明確項目產品方案或服務方案及其質量要求,并評價項目建設內容、規模以及產品方案的合理性。
(五)項目商業模式
根據項目主要商業計劃,分析擬建項目收入來源和結構,判斷項目是否具有充分的商業可行性和金融機構等相關方的可接受性。結合項目所在地政府或相關單位可以提供的條件,提出商業模式及其創新需求,研究項目綜合開發等模式創新路徑及可行性。
三、項目選址與要素保障
(一)項目選址或選線
通過多方案比較,選擇項目最佳或合理的場址或線路方案,明確擬建項目場址或線路的土地權屬、供地方式、土地利用狀況、礦產壓覆、占用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涉及生態保護紅線、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等情況。備選場址方案或線路方案比選要綜合考慮規劃、技術、經濟、社會等條件。
(二)項目建設條件
分析擬建項目所在區域的自然環境、交通運輸、公用工程等建設條件。其中,自然環境條件包括地形地貌、氣象、水文、泥沙、地質、地震、防洪等;交通運輸條件包括鐵路、公路、港口、機場、管道等;公用工程條件包括周邊市政道路、水、電、氣、熱、消防和通信等。闡述施工條件、生活配套設施和公共服務依托條件等。改擴建工程要分析現有設施條件的容量和能力,提出設施改擴建和利用方案。
(三)要素保障分析
土地要素保障。分析擬建項目相關的國土空間規劃、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建設用地控制指標等土地要素保障條件,開展節約集約用地論證分析,評價用地規模和功能分區的合理性、節地水平的先進性。說明擬建項目用地總體情況,包括地上(下)物情況等;涉及耕地、園地、林地、草地等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說明農用地轉用指標的落實、轉用審批手續辦理安排及耕地占補平衡的落實情況;涉及占用永久基本農田的,說明永久基本農田占用補劃情況;如果項目涉及用海用島,應明確用海用島的方式、具體位置和規模等內容。
資源環境要素保障。分析擬建項目水資源、能源、大氣環境、生態等承載能力及其保障條件,以及取水總量、能耗、碳排放強度和污染減排指標控制要求等,說明是否存在環境敏感區和環境制約因素。對于涉及用海的項目,應分析利用港口岸線資源、航道資源的基本情況及其保障條件;對于需圍填海的項目,應分析圍填海基本情況及其保障條件。
四、項目建設方案
(一)技術方案
通過技術比較提出項目生產方法、生產工藝技術和流程、配套工程(輔助生產和公用工程等)、技術來源及其實現路徑,論證項目技術的適用性、成熟性、可靠性和先進性。對于專利或關鍵核心技術,需要分析其獲取方式、知識產權保護、技術標準和自主可控性等。簡述推薦技術路線的理由,提出相應的技術指標。
(二)設備方案
通過設備比選提出擬建項目主要設備(含軟件)的規格、數量和性能參數等內容,論述設備(含軟件)與技術的匹配性和可靠性、設備和軟件對工程方案的設計技術需求,提出關鍵設備和軟件推薦方案及自主知識產權情況。必要時,對關鍵設備進行單臺技術經濟論證。利用和改造原有設備的,提出改造方案及其效果。涉及超限設備的,研究提出相應的運輸方案,特殊設備提出安裝要求。
(三)工程方案
通過方案比選提出工程建設標準、工程總體布置、主要建(構)筑物和系統設計方案、外部運輸方案、公用工程方案及其他配套設施方案,明確工程安全質量和安全保障措施,對重大問題制定應對方案。涉及分期建設的項目,需要闡述分期建設方案;涉及重大技術問題的,還應闡述需要開展的專題論證工作。
(四)資源開發方案
對于資源開發類項目,應依據資源開發規劃、資源儲量、資源品質、賦存條件、開發價值等,研究制定資源開發和綜合利用方案,評價資源利用效率。
(五)用地用海征收補償(安置)方案
涉及土地征收或用海海域征收的項目,應根據有關法律法規政策規定,確定征收補償(安置)方案,包括征收范圍、土地現狀、征收目的、補償方式和標準、安置對象、安置方式、社會保障等內容。用海用島涉及利益相關者的,應根據有關法律法規政策規定等,確定利益相關者協調方案。
(六)數字化方案
對于具備條件的項目,研究提出擬建項目數字化應用方案,包括技術、設備、工程、建設管理和運維、網絡與數據安全保障等方面,提出以數字化交付為目的,實現設計-施工-運維全過程數字化應用方案。
(七)建設管理方案
提出項目建設組織模式、控制性工期和分期實施方案,確定項目建設是否滿足投資管理合規性和施工安全管理要求。如果涉及招標,明確招標范圍、招標組織形式和招標方式等。
五、項目運營方案
(一)生產經營方案
對于產品生產類企業投資項目,提出擬建項目的產品質量安全保障方案、原材料供應保障方案、燃料動力供應保障方案以及維護維修方案,評價生產經營的有效性和可持續性。
對于運營服務類企業投資項目,明確擬建項目運營服務內容、標準、流程、計量、運營維護與修理,以及運營服務效率要求等,研究提出運營服務方案。
(二)安全保障方案
分析項目運營管理中存在的危險因素及其危害程度,明確安全生產責任制,設置安全管理機構,建立安全管理體系,提出安全防范措施,制定項目安全應急管理預案。
(三)運營管理方案
簡述擬建項目的運營機構設置方案,明確項目運營模式和治理結構要求,簡述項目績效考核方案、獎懲機制等。
六、項目投融資與財務方案
(一)投資估算
說明投資估算編制范圍、編制依據,估算項目建設投資、流動資金、建設期融資費用,明確建設期內分年度資金使用計劃。
(二)盈利能力分析
根據項目性質,選擇適合的評價方法,估算項目營業收入和補貼性收入及各種成本費用,并按相關行業要求提供量價協議、框架協議等支撐材料,分析項目的現金流入和流出情況,構建項目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計算財務內部收益率、財務凈現值等指標,評價項目的財務盈利能力,并開展盈虧平衡分析和敏感性分析,根據需要分析擬建項目對企業整體財務狀況的影響。
(三)融資方案
結合企業自身及其股東出資能力,分析項目資本金和債務資金來源及結構、融資成本以及資金到位情況,評價項目的可融資性。結合企業和項目經濟、社會、環境等評價結果,研究項目獲得綠色金融、綠色債券支持的可能性。對于具備條件的基礎設施項目,研究提出項目建成后通過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等模式盤活存量資產、實現投資回收的可能性。企業擬申請政府投資補助或貼息的,應根據相關要求研究提出擬申報投資補助或貼息的資金額度及可行性。
(四)債務清償能力分析
按照負債融資的期限、金額、還本付息方式等條件,分析計算償債備付率、利息備付率等債務清償能力評價指標,判斷項目償還債務本金及支付利息的能力。必要時,開展項目資產負債分析,計算資產負債率等指標,評價項目資金結構的合理性。
(五)財務可持續性分析
根據投資項目財務計劃現金流量表,統籌考慮企業整體財務狀況、總體信用及綜合融資能力等因素,分析投資項目對企業的整體財務狀況影響,包括對企業的現金流、利潤、營業收入、資產、負債等主要指標的影響,判斷擬建項目是否有足夠的凈現金流量,確保維持正常運營及保障資金鏈安全。
七、項目影響效果分析
(一)經濟影響分析
對于具有明顯經濟外部效應的企業投資項目,論證項目費用效益或效果,以及重大項目可能對宏觀經濟、產業經濟、區域經濟等產生的影響,評價擬建項目的經濟合理性。
(二)社會影響分析
通過社會調查和公眾參與,識別項目主要社會影響因素和關鍵利益相關者,分析不同目標群體的訴求及其對項目的支持程度,評價項目在帶動當地就業、促進企業員工發展、社區發展和社會發展等方面的社會責任,提出減緩負面社會影響的措施或方案。
(三)生態環境影響分析
分析擬建項目所在地的生態環境現狀,評價項目在污染物排放、地質災害防治、防洪減災、水土流失、土地復墾、生態保護、生物多樣性和環境敏感區等方面的影響,提出生態環境影響減緩、生態修復和補償等措施,以及污染物減排措施,評價擬建項目能否滿足有關生態環境保護政策要求。
(四)資源和能源利用效果分析
對于占用重要資源的項目,分析項目所需消耗的資源品種、數量、來源情況,以及非常規水源和污水資源化利用情況,提出資源綜合利用方案和資源節約措施,計算采取資源節約和資源化利用措施后的資源消耗總量及強度。計算采取節能措施后的全口徑能源消耗總量、原料用能消耗量、可再生能源消耗量等指標,評價項目能效水平以及對項目所在地區能耗調控的影響。
(五)碳達峰碳中和分析
對于高耗能、高排放項目,在項目能源資源利用分析基礎上,預測并核算項目年度碳排放總量、主要產品碳排放強度,提出項目碳排放控制方案,明確擬采取減少碳排放的路徑與方式,分析項目對所在地區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的影響。
八、項目風險管控方案
(一)風險識別與評價
識別項目市場需求、產業鏈供應鏈、關鍵技術、工程建設、運營管理、投融資、財務效益、生態環境、社會影響、網絡與數據安全等方面的風險,分析各風險發生的可能性、損失程度,以及風險承擔主體的韌性或脆弱性,判斷各風險后果的嚴重程度,研究確定項目面臨的主要風險。
(二)風險管控方案
結合項目特點和風險評價,有針對性地提出項目主要風險的防范和化解措施。重大項目應當對社會穩定風險進行調查分析,查找并列出風險點、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及影響程度,提出防范和化解風險的方案措施,提出采取相關措施后的社會穩定風險等級建議。對可能引發“鄰避”問題的,應提出綜合管控方案,保證影響社會穩定的風險在采取措施后處于低風險且可控狀態。
(三)風險應急預案
對于擬建項目可能發生的風險,研究制定重大風險應急預案,明確應急處置及應急演練要求等。
九、研究結論及建議
(一)主要研究結論
從建設必要性、要素保障性、工程可行性、運營有效性、財務合理性、影響可持續性、風險可控性等維度分別簡述項目可行性研究結論,重點歸納總結擬推薦方案的項目市場需求、建設內容和規模、運營方案、投融資和財務效益,并評價項目各方面的效果和風險,提出項目是否可行的研究結論。
(二)問題與建議
針對項目需要重點關注和進一步研究解決的問題,提出相關建議。
十、附表、附圖和附件
根據項目實際情況和相關規范要求,研究確定并附具可行性研究報告必要的附表、附圖和附件等。
關于投資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寫大綱的說明
(2023年版)
一、制定目的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高質量發展需要高質量的投資,高質量的投資需要高質量的投資決策,而可行性研究是投資決策的核心環節。要堅持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提升我國投資項目前期論證的質量和水平,實現投資高質量發展,就必須強化投資項目可行性研究的基礎作用。
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加強對項目前期工作的政策指導,鞏固和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成果,推動投資高質量發展,根據《政府投資條例》《企業投資項目核準和備案管理條例》等規定,在2002年發布的《投資項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試用版)》基礎上,經深入調查研究、廣泛征求意見,制定了《政府投資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寫通用大綱(2023年版)》(以下簡稱《通用大綱》)和《企業投資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寫參考大綱(2023年版)》(以下簡稱《參考大綱》,兩個大綱以下統稱投資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寫大綱),供有關方面借鑒和參考。
投資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寫大綱是對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寫內容和深度的一般要求。為更好適應不同行業領域的特點和具體要求,相關管理部門或機構可參照兩個編寫大綱,在充分反映行業特殊性、根據實際需要對兩個編寫大綱有關內容進行合理調整的基礎上,制定適用具體行業或領域的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寫大綱。
二、適用范圍
(一)適用領域
投資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寫大綱用于指導有關方面開展投資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工作,適用于我國境內各行業各類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工作,其研究成果作為投資主體內部決策、政府審批和核準及備案、銀行審貸、投資合作、工程設計、項目實施、竣工驗收,以及項目后評價等工作的基本依據。其中,政府投資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原則上應按照《通用大綱》進行編寫,以保障政府投資項目前期工作質量,提升投資決策的科學化和規范化水平。《參考大綱》在落實企業投資自主權基礎上,主要是引導企業重視項目可行性研究,加強投資項目內部決策管理,促進依法合規生產經營,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
(二)適用人群
投資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寫大綱是指導全國投資項目開展可行性研究工作的行政規范性文件,主要面向投資建設領域從事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專業人員,也可供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等從事投資管理工作,銀行等金融機構負責投資決策和信貸融資決策人員,以及高等院校相關專業的師生參考使用。
(三)具體項目適用
投資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寫大綱是對投資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寫內容和深度的基礎性要求。項目單位、工程咨詢機構等主體在編寫具體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報告時,可結合項目的實際情況,對兩個大綱所要求的內容予以適當調整。比如,若論證的項目不涉及編寫大綱中的部分內容,可在說明情況后不再予以詳細論證;對于編寫大綱未涉及的內容,必要時應結合行業特點進行論證。對于建設內容單一、投資規模較小、技術方案簡單的項目,可以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簡化編寫大綱中的有關內容;對于重大或復雜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正文前面可以形成摘要,綜述項目概況、可行性研究過程、主要結論和建議等內容。
三、原則要求
(一)堅持推動高質量發展
編寫可行性研究報告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更加注重發揮宏觀戰略、發展規劃和產業政策的引領作用。同時,要立足投資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研究借鑒可持續發展要求,更加注重經濟、社會、環境評價等新理念新方法的應用,將綠色發展、自主創新、共同富裕、國家安全、風險管理等理念以及投資建設數字化等要求融入可行性研究,推動建立適應高質量發展的投資項目可行性研究制度規范。
(二)堅持政府投資項目和企業投資項目分類管理
可行性研究應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根據政府投資項目和企業投資項目分類管理要求,明確政府投資項目和企業投資項目可行性研究的不同側重。其中,政府投資項目可行性研究應突出經濟社會綜合效益,并根據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和財政可負擔性,合理確定建設標準、建設內容、投資規模等,防范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企業投資項目可行性研究應突出經濟性,聚焦企業自主投資決策所關注的投資收益、市場風險規避等內容,引導企業提高投資決策的科學性和財務的可持續性。
(三)堅持以“三大目標、七個維度”為核心內容
圍繞投資項目建設必要性、方案可行性及風險可控性三大目標開展系統、專業、深入論證,重點把握“七個維度”的研究內容。其中,項目建設必要性應從需求可靠性維度研究得出結論,項目方案可行性應從要素保障性、工程可行性、運營有效性、財務合理性和影響可持續性等五個維度進行研究論證,項目風險可控性應通過各類風險管控方案維度研究得出結論。
四、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的主要內容及編寫說明
(一)概述
擬建項目和項目單位基本情況是項目決策機構掌握項目全貌、決定是否建設的前提和基礎,也是投資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的重要內容。
“項目概況”是對擬建項目的建設地點、建設內容和規模、總體布局、主要產出、總投資和資金來源、主要技術經濟指標等內容的闡述,為項目決策機構對擬建項目的相關事項開展分析評價奠定基礎。
“項目單位(企業)概況”是對項目單位基本信息的闡述,為項目決策機構分析判斷項目單位是否具備承擔擬建項目的能力、國有控股企業是否聚焦主責主業等提供依據。擬新組建項目法人的,提出項目法人組建方案。政府資本金注入項目還需簡述項目法人基本信息、投資人(或者股東)構成及政府出資人代表等情況。
“編制依據”主要說明擬建項目取得相關前置性審批要件、主要標準規范及專題研究成果等情況,為相關研究評價和數據提供來源和支撐。
“主要結論和建議”簡述可行性研究的主要結論和建議,必要時可進行列表展示。
(二)項目建設背景和必要性
“項目建設背景”主要簡述項目提出背景、前期工作進展等情況,便于項目決策機構掌握項目來源、工作基礎和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等。說明項目投資管理手續辦理情況,如建設項目用地預審與選址意見書、環境影響評價、排污許可、文物保護、礦產壓覆、水土保持、地震安全性評價等行政審批手續,以及相關手續取得的保障條件。
“規劃政策符合性”應體現經濟社會發展戰略和規劃,從擴大內需、共同富裕、鄉村振興、科技創新、節能減排、碳達峰碳中和、國家安全、基本公共服務保障等重大政策目標層面進行分析,研究提出項目建設的必要性,評價項目與戰略目標、政策要求的一致性。
“項目建設必要性”主要從宏觀、中觀和微觀層面展開分析,研究項目建設的理由和依據。對于主要滿足社會公共需求的非經營性項目,應進行社會需求研究,通過對項目的產出品、投入品或服務的社會容量、供應結構和數量等進行分析,為確定項目的目標受益群體、建設規模和服務方案提供依據。
(三)項目需求分析與產出方案
“需求分析”要根據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國家和地方標準規范以及項目自身特點,通過文案資料、現場調研、數字化技術等方法,分析需求現狀和未來預期等情況,研究提出擬建項目近期和遠期目標、產品或服務的需求總量及結構,為研究確定項目建設內容和規模提供支撐。對于重大項目,應立足于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研究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促進暢通循環,論證產業鏈供應鏈的韌性和安全性。企業投資項目以滿足市場需求為導向,應結合“企業發展戰略需求分析”,更多從“項目市場需求分析”、市場競爭力等角度研究論證項目建設的必要性。
“項目建設內容和規?!?/span>“產出方案”在需求分析基礎上,闡述擬建項目總體目標及分階段目標,提出擬建項目建設內容和規模,明確項目產品方案或服務方案及其質量要求,并評價項目建設內容、規模以及產品方案的合理性。企業投資項目還要研究“項目商業模式”,分析擬建項目收入來源和結構,判斷項目是否具有充分的商業可行性和金融機構等相關方的可接受性,并研究項目綜合開發等模式創新路徑及可行性。
(四)項目選址與要素保障
“項目選址或選線”應堅持國土空間“唯一性”要求,從規劃條件、技術條件、經濟條件和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等方面,以國土空間規劃和用途管制規則為基本依據,基于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將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生態紅線保護、節約集約利用土地作為方案比選核心要素,對擬定的備選場址方案或線路方案進行比較和擇優。選址方案研究應鼓勵公眾參與,充分考慮不同影響和風險因素的早期篩查判斷和初步分析成果,并結合利益相關方的訴求或建議反饋,完善和優化選址選線方案。
“項目建設條件”主要分析擬建項目所在地的自然環境、交通運輸、公用工程等支撐項目建設的外部因素。
“要素保障分析”包括土地要素保障,以及水資源、能耗、碳排放強度和污染減排指標控制要求及保障能力等。對于新占用土地的投資項目,應當明確擬建項目場址或選線的土地權屬、供地方式、土地利用狀況、礦產壓覆、占用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涉及生態保護紅線、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等情況。對于涉及新增占用耕地的項目,應明確耕地占補平衡落實方案。對于涉及耕地、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的項目,開展節約集約用地研究,評價土地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水平。根據“要素跟著項目走”原則,重大項目應根據法規政策要求,提出要素予以特別保障的方案。企業投資項目應鼓勵市場化配置資源,重點分析項目亟需的用地、用能、碳排放等要素的可得性。
(五)項目建設方案
項目建設方案主要從工程技術方案及工程實體建設的角度研究工程可行性,在綠色低碳、節約集約、智慧創新、安全韌性等方面加強比選。為有序推進項目實施,建設方案要對項目組織實施、工期安排、招標方案等進行分析,明確“建設管理方案”,并根據項目實際情況研究提出“數字化方案”,促進投資建設全過程數字化應用。同時,要對項目“技術方案”“設備方案”“工程方案”的合理性、先進性、適用性、自主性、可靠性、安全性、經濟性等進行多方案比選,研究工程技術方案的可行性。根據生態文明建設、推進綠色發展、全面節約資源等要求,“工程方案”應重視節約集約用地、綠色建材、綠色建筑、超低能耗建筑、裝配式建筑、生態修復等綠色及韌性工程相關內容。
“用地用海征收補償(安置)方案”應根據有關法律法規政策規定,對于投資項目涉及土地征收或用海海域征收的,明確征收范圍、土地現狀、征收目的、補償方式和標準、安置對象、安置方式、社會保障、補償(安置)費用等內容。其中,土地征收涉及補償和安置等內容,用海征收一般只涉及補償,不涉及安置。項目土地征收需要采取集中安置的,應提出集中安置點規劃設計方案。項目采取過渡安置方式的,應明確過渡期限等,并分析其合理性。項目用地征收補償(安置)方案應保證被征地農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長遠生計有保障。
(六)項目運營方案
可行性研究要改變“重建設、輕運營”的做法,強調項目全生命周期的方案優化和系統性論證,既要重視工程建設方案可行性研究,也要重視項目建成后的運營方案可行性研究。同時,還要結合項目的工程技術特點,遵循有關部門頒布的各類運營管理標準(包括強制性標準和參考性標準等),確保滿足產品或服務質量、安全標準等要求。
運營方案要重視研究“運營模式選擇”和創新。政府投資項目要評價市場化運營的可行性和利益相關方的可接受性,企業投資項目要確定“生產經營方案”,突出運營有效性。項目運營需要研究“運營組織方案”,并制定項目全生命周期關鍵績效指標和績效管理機制,提出項目主要投入產出效率、直接效果、外部影響和可持續性等績效管理要求,即“績效管理方案”。
項目運營要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提出“安全保障方案”,明確安全生產責任和應急管理要求,強化運營單位主體責任,落實政府監管要求。
(七)項目投融資與財務方案
項目投融資與財務方案是在明確項目產出方案、建設方案和運營方案的基礎上,研究項目投資需求和融資方案,計算有關財務評價指標,評價項目盈利能力、償債能力和財務持續能力,據以判斷擬建項目的財務合理性,分析項目對不同主體的價值貢獻,為項目投資決策、融資決策和財務管理提供依據。
可行性研究階段對項目“投資估算”的準確度要求在±10%以內,以切實提高投資估算的精度,為項目全過程投資控制提供依據。政府投資項目的投資估算應依據國家頒布的投資估算編制辦法和指標進行編制。投資估算要充分考慮項目周期內有關影響和風險管理的費用安排,如環境保護與治理、社會風險防范與管控、節能與減碳、安全與衛生健康等相關建設投入和費用支出等。
對于政府資本金注入項目和企業投資項目,“盈利能力分析”是項目財務方案的重要內容。項目“融資方案”是在對項目自身盈利能力進行分析的基礎上,研究項目的可融資性,以及采用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發行產業基金、權益型金融工具、專項債等融資方式的可行性。債務融資的投資項目要重視評價債務清償能力;如果項目經營期出現經營凈現金流量不足,還應研究提出資金接續方案,重點評價項目財務可持續性。
項目“盈利能力分析”重點是現金流分析,通過相關財務報表計算財務內部收益率、財務凈現值等指標,判斷投資項目盈利能力。財務收入是構成投資項目財務現金流入的主要來源;成本費用是項目產品定價的基礎,也是項目財務現金流出的主要構成。對于沒有營業收入的非經營性項目,可不進行盈利能力分析,主要開展項目建設和運營階段資金平衡分析,提出開源節流措施。如果營業收入不足以覆蓋項目成本費用,應研究提出可行性缺口補助方案。
為了適應投資項目融資主體多元化、融資渠道多樣化、融資方式復雜化的變化,項目“融資方案”研究需要強化對融資結構、融資成本和融資風險等的分析。政府投資項目要從公共財政角度分析論證財政資金支持的必要性、支持途徑和方式,以及資金籌措替代方案等,關注如何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企業投資項目要關注項目業主、出資人、股東合法權益和價值實現,從財務管理的角度設計合理的投資模式和融資方案,評價項目的可融資性。綜合性開發項目需要關注項目潛在綜合收益,拓展項目市場化發展空間。基礎設施項目應根據需要,研究項目建成后采取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等方式盤活存量資產、實現項目投資回收的路徑。
“債務清償能力分析”是論證項目計算期內是否有足夠的現金流量,按照債務償還期限、還本付息方式償還項目的債務資金,從而判斷項目支付利息、償還到期債務的能力。政府投資或付費類項目還要分析評價當地財政可負擔性和是否可能引發隱性債務等情況。
“財務可持續性分析”是根據財務計劃現金流量表,綜合考察項目計算期內各年度的投資活動、融資活動和經營活動所產生的各項現金流入和流出,計算凈現金流量和累計盈余資金,判斷項目是否有足夠的凈現金流量維持項目的正常運營。
(八)項目影響效果分析
可行性研究報告應重視經濟社會、資源環境等外部影響效果的評價,并注意與節能評價、環境影響評價等專項評價的結果相銜接。
“經濟影響分析”是從經濟資源優化配置的角度,利用經濟費用效益分析或經濟費用效果分析等方法,評價項目投資的真實經濟價值,判斷項目投資的經濟合理性,從而確保項目取得合理的經濟影響效果。重大投資項目還要分析其對宏觀經濟、區域經濟和產業經濟的影響。
“社會影響分析”主要從項目可能產生的社會影響、社會效益和社會接受性等方面,研究項目對當地產生的各種社會影響,評價項目在促進個人發展、社區發展和社會發展等方面的社會責任,并提出減緩負面社會影響的措施和方案。
“生態環境影響分析”是從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角度,分析擬建項目所在地的生態環境現狀,評價項目在污染物排放、生態保護、生物多樣性和環境敏感區等方面的影響。
“資源和能源利用效果分析”是從實施全面節約戰略、發展循環經濟等角度,分析論證除了項目用地(海)之外的各類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提出關鍵資源保障和供應鏈安全等方面的措施,評價項目能效水平以及對當地能耗調控的影響。
“碳達峰碳中和分析”通過估算項目建設和運營期間的年度碳排放總量和強度,評價項目碳排放水平,以及與當地“雙碳”目標的符合性,提出生態環境保護、碳排放控制措施。
此外,根據項目特點和實際需要,還可以開展安全影響效果論證,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提升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和安全效益相統一。
(九)項目風險管控方案
可行性研究應重視風險管控,確保有效規避項目全生命周期風險。“風險識別與評價”主要是識別項目存在的各種潛在風險因素,包括市場需求、要素保障、關鍵技術、供應鏈、融資環境、建設運營、財務盈利性、生態環境、經濟社會等領域的風險,并分析評價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及其危害程度,提出規避重大和較大風險的對策措施及應急預案,即“風險管控方案”和“風險應急預案”,建立健全投資項目風險管控機制。
重大項目應當對社會穩定風險進行調查分析,征詢相關群眾意見,查找并列出風險點、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及影響程度,提出防范和化解風險的方案措施,提出采取相關措施后的社會穩定風險等級建議??赡芤?/span>發“鄰避”問題的,應提出綜合管控方案。要通過深入分析評價,論證相關風險管控方案能否將項目各種風險均降低到可接受的狀態。
五、投資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與投資決策其他手續的關系
(一)與政府投資項目建議書的關系
政府投資項目建議書重在論述項目建設的必要性,主要對項目的功能定位、主要建設內容和規模、投資匡算、資金籌措、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進行初步分析,為后續開展可行性研究提供基礎。可行性研究報告主要研究項目建設的技術經濟可行性,貫徹多方案比選理念,對項目的建設規模和內容、建設方案、運營方案、融資方案、財務方案、外部影響和效益等方面開展深入研究分析,為政府投資決策提供依據,是項目建議書的深化研究。政府投資項目建議書的編寫,可參考《通用大綱》,并對相關內容予以適當簡化。
(二)與企業投資項目申請書的關系
企業投資建設屬于政府核準目錄范圍內的項目,須按照規定向核準機關提交項目申請書。項目申請書主要基于可行性研究的成果,重點分析企業投資項目在符合發展建設規劃、技術標準和產業政策的前提下,可能產生的資源利用、公共利益等外部影響,旨在獲得項目核準許可。企業投資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為企業投資決策提供依據,也為項目申請書提供編寫基礎,可行性研究相關成果可以轉化為項目申請書相關內容。